9月6日,唐山市工程機械操作人員安全教育培訓正式啟動。
本次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工程機械的分類與管理、操作規范、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以及工程機械有關投保的項目及意義。培訓采取個人自學和統一授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結束后,集中組織考試。培訓考試成績合格的機械操作員,將頒發工程機械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和工程機械施工作業操作證,其相關數據將錄入全國工程機械管理系統公眾號平臺和全國工程機械行業服務平臺查詢系統。
據初步統計,唐山市工程機械保有量達15萬輛左右,涵蓋挖掘機械、起重機械、壓實機械等十大類30多種,活躍在港口、礦山、物流園、建筑工地等。工程機械和機械操作員作為監管的盲區,存在機械老舊、重污染、危險系數高以及操作不規范等問題。其中,尾氣主要排放的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顆粒物。以較為常見的挖掘機為例,研究表明,單位時間內一臺挖掘機的顆粒物排放量,相當于國四卡車60多輛的排放總量,污染物排放水平高于黃標車的排放量。
長期以來,工程機械和機械操作員處于安全監管的空白區。為此,唐山市從今年8月1日起啟動工程機械摸底清查和逢車安牌上戶等各項工作。面對眾多的工程機械和安全事故發生后責任追究難、維權難、投保難等諸多難題,工程機械管理任重道遠。
據唐山市工程機械信息采集服務單位主任張國信透露,唐山市從今年8月1日以來,已采集百余輛工程機械信息,并安裝了工程機械身份識別牌,為下一步普查工程機械種類、數量和尾氣排放標準等情況奠定了基礎。大型工程機械已納入國家應急管理部抗震救災搶險的救援專業設備。針對這種情況,通過摸底調查,唐山市工程機械信息采集服務單位建立了全市重型工程機械大數據庫。(燕都融媒體記者王靜田)
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任何圖文或建立鏡像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3008578號-1 北京市豐臺區西四環中路112號閱園一區紫熙臺8號樓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