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版的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機關刊《中國石化》雜志,在顯著位置刊發我會副會長兼綠色智能礦山分會會長張立寬的署名文章——《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中的關鍵作用》,受到廣泛關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25年重點任務中明確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文章指出,在數字經濟時代,網絡和信息技術是能夠提高一切領域工作效率的強有力工具,人工智能(AI)是引領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并將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產生深遠影響。未來10年,將是世界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10年。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術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積聚力量,催生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給全球發展和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文章指出,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的基礎,數字經濟是發展人工智能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環節,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更高級的新經濟階段,它是以數字化的信息和知識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互聯網&物聯網)為主要載體,以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5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為重要推動力,以全要素數字化轉型升級為目標,促進包容、創新、高效和實現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經濟形態。
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在深刻改變著各行業的發展格局。為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賦能作用,需從理論研究、技術攻關、應用開發和人才培養四個維度系統推進。以礦業領域為例,人工智能正在推動行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升級。2024年4月,國家礦山局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深入推進礦山智能化建設促進礦山安全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礦山智能化建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到2026年,將建立完整的礦山智能化標準體系,實現環境智能感知和風險智能預警;到2030年,將建成完備的智能化技術體系,推動礦山開采向少人化、無人化方向發展。以智能化煤礦建設為例,通過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煤炭生產技術深度融合,構建起包括智能地質保障、智能開采、智能掘進、智能運輸等在內的完整智能系統,實現煤礦生產全過程的智能化管理和運營。
文章最后指出,展望未來,人工智能將賦能千行百業,隨著算力、算法、數據和應用場景等核心要素的持續完善,人工智能將在更廣闊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從機器人技術到自動駕駛,從人腦科學到生物工程,乃至未來的深空探索,人工智能都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推動人類社會向更高層次發展;這一進程不僅將重塑產業格局,更將深刻影響人類文明的未來走向。
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任何圖文或建立鏡像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3008578號-1 北京市豐臺區西四環中路112號閱園一區紫熙臺8號樓1905